公司新闻

市委市政府召开“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大会,区委书记陆秋明作大会发言

发布时间:2022-05-10  点击次数:1373 次
        建设“两湖”创新区,是市委、市政府把握发展大势、着眼城市未来,在反复研究、周密考虑、充分论证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532”发展战略全面落地的龙头牵引,是推动城市发展格局“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的强劲引擎。
 

        5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两湖”创新区建设推进大会,市委书记陈金虎强调,全市上下要围绕“两湖”创新区建设目标,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踔厉奋发谱新篇、只争朝夕创未来。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蕾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云萍,市政协主席戴源,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梁一波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大会发布了“两湖”创新区一系列重磅方案。“两湖”创新区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方案、交通干线方案正式出炉,9个总部和平台类项目、18个产业类项目签约落户。
 
陈金虎在讲话中指出
        本次大会既是“两湖”创新区的规划发布会、项目签约会,更是吹响冲锋号的推进会、动员会。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两湖”创新区建设肩负的重大使命、面临的重大机遇、承担的重大责任,加快打造长三角交通中轴的枢纽先导区、创新中轴的核心承载地、产业中轴的成长驱动极、生态中轴的引领示范区、文旅中轴的特色样板区。
       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是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城市能级的“先手棋”。
       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是重构区域空间、重塑城市格局的“突破口”。
       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是竞逐产业赛道、改变城市未来的“强引擎”。
       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是创造品质生活、擦亮城市名片的“主抓手”。
 
 
陈金虎指出
        一座城市必须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定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常州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聚焦“532”发展战略,紧扣“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目标,立下大志向、拉开大框架、做好大规划、体现大格局、实现大发展,奋力打造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让创新生态、产业生态、自然生态“三生联动”,让科技之美、智造之美、城市之美交相辉映。
 
陈金虎强调
        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重点要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整体与重点的关系。要跳出常州看“两湖”,以势定谋、高点定位,呼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快速推进大趋势。要按照“五年成势、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的方向,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宏伟目标、实现美好愿景。既要加强整体谋划布局,也要从实战实效角度出发,迅速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导向性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战略平台、重大产业项目,让“两湖”创新区建设更加可观、可感、可体验。
 
陈金虎强调
       围绕“两湖”创新区建设,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奋力打造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
       要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展现高水平设计。
       要坚持以交通为支撑,构建高能级枢纽。
       要坚持以生态为底色,优化高颜值环境。
       要坚持以创新为内核,赋能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高品质生活。
 
陈金虎强调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拿出更多硬招实招,合力推动“两湖”创新区建设各项工作高质高效运行。要按照速度最快、环节最少、服务最优的标准,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最好的资源优先向“两湖”配置,最强的力量优先向“两湖”集中,加速核心区标志性项目、功能设施落地建设,加快形成有集中度、显示度的阶段性成果和富有特色的热点亮点。同时要广泛宣传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激发全市人民投身“两湖”主战场的积极性
陈金虎指出
       “两湖”创新区是常州的希望和未来,今后也一定是长三角闪亮的“C位”。选择“两湖”就是选择机遇,投资“两湖”就是投资未来。期待广大企业家抓住机遇、迎难而进、乘势而上,进一步关注“两湖”、深耕“两湖”、扎根“两湖”。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盛蕾要求
       “两湖”创新区要体现谋篇布局的“高站位”,无论是前期谋划、组织实施,还是最终的成果展示,都要树立高远追求,坚持一流标准,高频推出一批重磅产品。要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各责任主体要按照紧前不紧后的原则,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力促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竣工。要建立宽领域、可持续、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树立市场化经营理念,广泛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战略投资者参与项目建设。要强化关键工作的“硬支撑”,发挥战略性、先导性工作的“压舱石”作用,稳定全局工作的基本盘。要奏响协作共赢的“最强音”,强化区域之间的协调联动,将优势资源、主要力量向“两湖”区域集聚,共同把“两湖”创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颗闪亮明珠。
 
       武进区、金坛区、钟楼区、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在会上作表态发言。
 
 
金坛区委书记陆秋明表示
        金坛区将抢抓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坚决扛起“两湖”创新区主战场重任,全力打造“生态创新区、未来科创城”,奋力开创“美丽常州金坛样板”建设新局面。
 
       一是更高水平加速科技创新。创新是“两湖”创新区最鲜明的特质,我们将以微笑经济创新行动为牵引,加快让“新时代鱼米之乡、长三角科创田园”愿景变为现实。引育更优质量的创新平台。打响华罗庚创新品牌,打造华罗庚创新中心、华罗庚高新区创智十二坊、华罗庚科学城;加强国际合作创新,加快建设中国(常州)德国中心孵化中心、德国小镇、云湖科创谷;放大河海大学创新引领效应,实施一批校地合作项目,高水平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建设更高能级的创新园区,全力打造以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和RCEP合作区为主体的高端制造国际合作、产城融合科创田园两大组团,重点发力1—100的应用创新,形成一批城市名片企业、行业标杆企业和具有市场话语权的地标产业,让“五新”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集聚更具潜能的创新人才,深入实施新时代“金沙英才计划”,大力实施人才优居工程,拿出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支持各路英才来坛创新创业、造就美好未来,让开放包容、宽容失败的“双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努力建成“创新之区、时尚之都、活力之源”。
 
       二是更严标准厚植生态优势。绿色是“两湖”创新区最靓丽的底色,我们将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标准和举措狠抓环境建设,使之成为最有价值的金字招牌、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以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都市田园风光带、长荡湖休闲运动公园建设,建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成为“清洁能源”先发地区,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以城乡环境“五乱”治理为抓手,全面动员、重点突破、逐片过堂、考核验收,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确保“一年大见成效、两年全面到位、三年巩固提升”,带动城乡环境大提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关键,借助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大胆闯、大胆试,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让“都市里的村庄”和“拥有田野的城市”交相辉映。
 
        三是更大力度促进能级提升。金坛只有加快融入主城区、加速提升城市能级,才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被虹吸效应为磁吸效应。着力提升交通能级,以常州西站的定位谋划建设金坛站,加快推进南沿江城际铁路、苏锡常城际西延、中吴大道西延等重大交通项目,实现“两湖”创新区与主城区的快速联系。着力提升枢纽能级,发挥镇宣铁路与南沿江城际铁路十字共站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全力打造重要物流基地,以枢纽建设大提速带动城市功能大提升。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三城”一盘棋,统筹要素资源配置、公共设施建设和生产力布局,让“三城”既浑然一体、又各美其美,金沙老城成为“城市展馆”、钱资新城成为“城市客厅”、科教名城成为“城市窗口”。
 
        四是更快节奏推进项目建设。把“两湖”创新区的蓝图变为实景,归根结底要靠一个又一个项目来带动。我们以重大项目突破行动为载体,排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类共183项近期实施项目,将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要求,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中力量,加快实施一批有支撑度的功能项目、有显示度的科创项目、有集中度的产业项目,推动省市重大项目以及本次会议签约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特别是放大以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优势,成为全国甚至全球的高原和高峰。
 
       陆秋明表示:金坛区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532”发展战略引领下,充分发挥区位、空间、产业、生态、人文优势,大力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和“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华罗庚精神,担当作为、敢闯敢干,加快打造“生态创新区、未来科创城”,为常州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