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生态修复的发展背景

发布时间:2018-06-29  点击次数:2123 次
       分析报告显示,生态环境恶化还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全国113108座矿山中,采空区面积约为134.9万公顷,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238.3万公顷,植被破坏严重。来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不良影响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以保护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20%增加到23%,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的目标。有关部门已开始重点投入矿山生态修复和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国土整治工作,其中生态修复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生态环境建设领域。
       生态修复客户来源主要是政府、大型矿、水、油类企业,详见《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作为国内刚刚起步的朝阳行业,具有投资门槛较低、见效快、行业成本与收入波动性小、行业集中率低、税务审核机制宽松、持续盈利能力较强等的特点,尤其适合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广大、资金投入有限的实际,其工程毛利也高于园林绿化行业。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要求,对矿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利水电等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分析预测,到2015年,我国生态建设行业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000亿。随着国内GDP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趋势愈加明显,由此产生的生态修复行业更有着超过万亿的发展市场。

相关文档